它虽不迭杭州西湖大师闺秀的雍容气派,也不迭昆明滇池他乡风情的碧水漫漫,但它的淳厚,却实足不失山城小湖应有的风情
环视湖面边际,人为开凿的陈迹早已与大天然的原生态相融洽,不遥远的巷子上,固然偶然有公共汽车喇叭声传来,但那明显即是人们理想一窥湖水得意的急迫情绪啊
翘首西望,在不遥远的城区,一排排新颖城市作风的高楼在飘飘渺渺的烟霭中拔地而起,为瑶池般的里爿山填补了新的得意,却又与这边的天然得意融洽一致
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,当过号兵,营部文书
1949年,全国解放后,调任冀鲁豫军区文化部专职摄影
1952年到八一电影制片厂电影摄影训练班学习电影摄影技术
从此,便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
之后,在他的心里,立志拍摄一部反映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电影,就成了他最大的心愿
忘记了时间和年龄代沟的心灵交流,还在继续
同样继续着的,是他从事影视工作后,一路走到执导拍摄电影《血战台儿庄》之前的心灵轨迹的清晰展现
1985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,杨光远在一本刊物上看到了《血战台儿庄》的剧本,以张自忠为主线
当时,描写抗日正面战场的剧本无人问津
但是,他觉得台儿庄大战是抵御外侮的民族盛战,集中体现了中国军人的民族精神,为保家卫国付出了极大的牺牲,不能因为它发生于正面战场就回避历史
于是,剧本经过3个月的修改,以李宗仁为主线,走纪实主义的路子,主要的人物、事件都尊重史料的拍摄思路就被敲定
之后,国家广电局介入,邀请程思远为顾问,国民党老官兵参与,进行了周密探讨
影片原先的结尾是:人们涌上街头,敲锣打鼓,欢庆胜利
但是,当杨光远带着剧组人员在枣庄体验生活时,有幸看了著名记者陆诒描写台儿庄大战的文章,尤其是被“一进北门,就看到街上堆满了横七竖八的尸体,中国军人和日本军人扭缠在一起,有的欲拉手榴弹而未拉着,有的手持刺刀互相刺中对方的身体”的描述而触发灵感,于是把影片的结尾做了修改:在台儿庄的老城墙上以800人为“尸体”,营造了一条长达200米的“血肉长城”
“血肉长城”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是很强的
通过这个凝重的结尾,让观众明白,战争虽然结束了,但是损失惨重,胜利来得是多么不容易
这也是一个写意的结尾,象征着全国人民万众一心,修筑起抗日的血肉长城
《血战台儿庄》取得了远远超过杨先生预想的成功
这完全来自于他客观对待历史的决心
这部影片不仅通过艺术的手段,再现了中国军队的勇士们浴血奋战的英雄壮举,更重要的是,该片还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反映国民党正面抗日战场的影片
《血战台儿庄》中对于国民党抗日的客观评价和华夏儿女全民抗战的鲜明主题,使得这部影片在中国抗战研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
采一枝花絮满朵、柔若藤萝的枝条,将柔顺的长发高高地绾起,乘上扁舟,顺水飘流
闲时的行动携带着吸引人的苍穹,忙时的行为流行着美丽世界的习惯,一个人的时段变动着一个人的主观意识给予的迁移世界
我写稿子不行,因此采访人家时就不能理直气壮,稿子写成了,复印费还没有着落,如果能登出几篇,让人家掏复印费还说得过去,登不出就没法找人家
再一个邮票、信封也是一笔不小的投资
当时复印一张是3角,一篇稿子得两张,或者三张吧,一张邮票是2毛,信封1毛,一封信加起来得1块钱,我一次不敢多印,至多20份,这20封信就得20多元钱啊
一篇稿子的出笼得几道工序,采访,琢磨,写,改,誉抄,复印,装袋,写信封,糊信封,写信皮
这刀片、剪子、浆糊是少不了的
时间长了,我们都有经验了,糊信封不是一个一个糊,而是一沓子展开,一路刷过去
二十多封信发出去,最后能登个三五处就很了不起了,得那点稿费不够吃浆糊钱
当时《河南日报》一篇消息的稿酬是15元,记得我最多的一笔稿酬是登在《中国医药报》的一篇文章,几乎一整版,人家给了200多元,大伙还缠住让请了一顿客,花去了七、八十,那个高兴啊
在痛苦的写稿过程中,我也为别人帮了一点忙
县里一位文化馆长,家里不幸失火了,烧了个精光,我写了一篇稿,发在本地的报纸上,结果他市里的同学看见了,发动大家给他捐钱捐物,度过难关
过后他总是感谢我帮了他大忙
还有本县33名民工去驻马店砖场打工,被窑场主留置,殘忍剥夺,失去人身自由
我采访后,写了一篇“血泪斑斑打工史--为了33名民工”,引起市委书记重视,批示公安机关前往,与当地公安通力合作,使33位民工得以解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