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、得非所愿,愿非所得
咱们带着成果的欣喜摆脱了薰衣草农场,前去霍尔果斯港口
《酒泉子》中的“买得杏花,十载归来方始诉”,方悟双赢买卖各有其主,后诗中的“卖”字皆从“买”字化解而来
杏树原产我国,历来为文人骚客吟诗作画之材
杏花娇美,含苞纯红,花开变淡,花落纯白
宋祁《玉楼春》词中的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,被誉为千古绝句,而叶绍翁的“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”,也堪称描写杏花的绝唱
“一树春风属杏花,”“云破月来花弄影”,杏花开了,接踵而至的就是桃花、梨花……凤舞柳眉,燕蹴红英,草绿如茵,蝶喜蜂喧的大好春色,仿佛似画卷徐徐展开了
5 “草树知春不久归,百般红紫斗芳菲
杨花榆荚无才思,惟解漫天作雪飞”
(唐朝韩愈《晚春》)春过谷雨,风定老红犹落
雨翻榆荚陈,风转柳花球,诗中的春天不由多了惜春之意
“手把青梅春已去”,“带叶梨花独送春”
万紫千红的春天,在残雪寒风退去后,迟迟的与人相见恨晚,转瞬间又伴飞絮落英离去
走在诗中的春天,
当知识分子写作成为历史尘迹和媚俗浅薄的口语泛滥之时,俗世此在主义写作以其锋锐、清醒、独立、超迈、激情的火星点燃或说启动了当代汉诗的拔反程序,其立足点之一就是以与“俗世”的运动变化共生共在的“此在”为本体——也就是在“写什么”(“写什么”和“怎么写”相互依存、促进)的问题上抓住了时代的本质,这一位点即为“此在者的俗世”和“俗世的此在者”
这一位点表明俗世此在主义“写什么”的批判性写作指向不仅与知识分子的理想化写作指向截然相反,更重要的是与当今庸常口语风潮的媚俗化写作指向全然不同
这里,我们不是要否定“知识分子写作”和“民间写作”在颠覆霸权话语、确立历时性的时代诗歌真理方面的伟大历史功绩——当然现今抗击仍残存的体制性
自从不期而遇,就没辙控制呢喃或人的名字,心也不属于本人
寂静的闭上眼,爬行在这个深冬的背地,如一只脆弱的小鸟,在情绪的暴风中动摇着无处可依的党羽,同辗转反侧的雪花一升起舞
柔柔的轻唤,瑟瑟的感慨,涓涓的惦记
月下花前何时能了?爱意知几何?愁肠的弦音,情到深处,凄凉难掩,宁静那个怜?一齐行吟,一齐回望,月落乌啼,唱响的又是谁的千年风霜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