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心的寻找冥顽不化,好象暂时的灵魂出窍,不即不离、饶有兴味地观望现实中的自己,我看见了那些花儿的疏离,和反复出现的凝视,在粉红色花丛的深处,生命是撞向夜空一股股的烟火,现实是通向彼岸的一根独木
傅锡兴,上杭县蛟洋镇人,男,出身于1977年5月,学力本科,法学专科,结业于福建师范大学,教授,曾在中国共产党县委员会传播部随同进修,此刻在上杭县蛟洋产业区管理委员会会服务
曾在《闽西晚报》、《海峡导报》台海网、《华夏农村》期刊社、华夏诗歌网、华夏作者网、北京《昌平文艺》、广西《藤萝》、《江苏作者》、《黑龙江作者》、天津的《西岸风》、福建《武夷山》、深圳《红棉》、吉林《雁鸣湖》期刊、群众网、菲律宾网等报章杂志期刊社公布作品合计230多篇
诗《咱们去探求月球》、《笔架山》、《船》等作品深受读者群爱好
/>一场大病之后,从2003年3月起,不论天阴天晴,下雨下雪,上班还是休息,我每天都要到河堤上快走一小时
在河堤上快走,是我在最满意的地方用最满意的方式锻炼身体
河堤上背河的一侧长满了野生芦苇,繁盛茂密,既将外面的尘嚣隔得远远的,又给我以充实、蓬勃之感
河堤临河的一侧是郁郁葱葱的青草,绿茵铺展开来,恰如给灰黄色的河床镶了一条绿边
在青草和芦苇的甬道中呼吸着沁人肺腑的空气行走,可眺望河水潺潺东去,猜测圣人当年发“逝者如斯”之叹时的心境甚至摇头晃脑的样子,也可仰视流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,臆想若果真有天堂,恐也与人间一样无聊
不禁对形而下少了牵挂,对天边外多了怀想
浮躁的心田得到了滋润,受伤的灵魂得到了抚慰
我每天去河堤上走,每一次都是浮想联翩,曾以《沿着河走》为题写了两个帖子,后来连QQ的昵称也改成了“沿着河走”
有网友开玩笑问我走向何方,我说:除了死亡,还能走向哪里?然后是哈哈一笑
我的笑绝不是装出来的,此时的我一点也不悲观
芦苇、青草、河水、天空慢慢教会了我豁达
对于生与死,我已经非常超然
不仅和网友开玩笑说走向死亡,有几次出城向河堤走时碰见朋友,人家问我去哪里,我说去火葬场
听者蹙眉,我又补充了一句:“去探探路
”我这话是玩笑不假,但我每天走的地方确实离火葬场很近
出了城向南走,径直来到河堤上,然后向西拐,因为东边有砂场,洗砂机轰鸣不停,噪得很
快走大约30分钟,堤旁有一块大石头,站在石头旁北望,是一条不宽不窄的沙土路,火葬场就在不远处的路边
我养成了习惯,每次走到这里总要撒一泡尿,注视一番火葬场高烟筒冒出的缕缕青烟,然后往回走
随着年龄的增长,近年来我去火葬场为亲朋好友送葬的频率越来越高,自己也说不清到底进去了多少回
最使我刻骨铭心的有两次,都是一般关系
一次是我们楼上的一个中年妇女,她是清早晾衣服时从阳台掉下去的
那天我起床晚,当我还赖在被窝时突然听见楼下有嘈杂声和嘤嘤哭声,不禁在心里骂:谁犯精神病了,大清早的搞不团结?起床后才知道七楼的邻居摔死了
她丈夫与我同龄,儿子与我儿子同岁,且非常要好
送她时,漂浮在我脑海里的老是她儿子的笑脸,我忍不住流了许多泪
另一次是我的一个远亲,一个结了婚还没来得急生孩子的小媳妇
她正值盛年却暴病而亡,白发苍苍的父母面对犹如天塌一般的横祸,哭的死去活来
使我诧异的是,面对如此撕心裂肺的场面,她的叔父操心的竟然是几块布料
他偷偷问一个亲戚:挽帐该咱们拿还是男方拿?一句话彻底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
从此后我非常鄙视他
他也许不知道原因,但明显感到了我的冷漠,已经好些年不来我家了
现在,我每天在小城与火葬场之间走动,以此来拖延进火葬场的时间,知道总有一天会有去无回,明白那高烟筒袅袅上升的青烟在召唤自己,但我一点也不悲伤,更不惧怕
我都不害怕活着,难道还怕死不成?
我遇到了最多的事情
那天跟衫子一道,就那么傻傻的看着那几条龙在湖面上奔驰
果然忘怀了功夫